成效初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走好下一步?

来源:通信世界时间:2023-07-10

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推进,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变革,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小企业占全球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分布在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大型企业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摆在突出位置进行部署和推进。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逐步建立起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3+1+N”(三大体系、1个大会以及N个典型模式和解决方案)工作机制。即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评价、服务三大体系,办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培育推广N个大中小型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和解决方案。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2年版)》,旨在引导中小企业找准转型定位、明晰转型思路和优化转型实践,加速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整体提升。

随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投入不断加大,研究数量和质量均实现大幅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在针对性和适配性方面有所突破。但整体来看,聚焦中小企业这一主体的数字化转型研究整体占比仍相对较少,转型跟踪研究的系统性和落地性仍有待加强。

本研究发现:经过数年探索实践,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路径规律逐步清晰、转型典型模式探索初具成效、产品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提升,但仍面临资金、技术、数据、人才、生态等要素保障不足的挑战。放眼未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呈现三大趋势。破解技术经济性问题将成为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关键;“小快轻准”将成为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的主流形态;多方协同将成为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的有效推进机制。为抢抓重要窗口期,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亟需从政策支持、产业供给、数字赋能、转型生态方面发力,充分调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供给服务商以及各级地方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和安全发展。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取得积极进展

共性路径规律逐步清晰

经过数年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路径规律逐渐显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遵循开展数字化评估、规划数字化路径、践行数字化转型以及优化数字化实践的闭环路径,即“评估、规划、实施、优化”。

一是开展数字化评估。中小企业可从数字化基础、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成效4个维度综合评估数字化水平,为“量体裁衣”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二是规划数字化路径。中小企业需要结合行业属性、企业规模、转型基础等特征,梳理自身转型需求,明确数字化转型优先级,确定切入和深化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层级、环节及场景。三是实施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必等到“万事俱备”,宜“马上就干”。通过选择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适配的产品服务,集中力量,逐个击破,阶段性推进数字化转型。四是优化数字化实践。中小企业需要适时评估转型价值效益,调整转型策略以提升与企业发展现状的适应性,合理保障转型投入产出比,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逐渐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

模式探索初具成效

一是通过树立推广“样板”,中小企业“看样学样”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目标一致、步伐各异”的过程,可以“先转带后转”实现整体水平提升。例如,浙江提出“N+X”样本化合同模式,推动细分行业中小企业“对号入座”进行数字化改造,在24个试点县已有53家样本企业,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5%,526家推广复制企业完成改造。二是搭建行业服务平台,分业、分类助力中小企业转型。龙头企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数字化平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效率。例如,贵州建材龙头企业推动搭建“砼智造”平台,提供涵盖上游原材料端、下游施工端的服务,帮助上线企业生产效率提升1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综合制造成本降低15%。三是提供产业共性服务,实现中小企业集群批量赋能。园区或产业集群聚集化发展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具备共性,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载体汇聚人才、技术、产能等资源,提供诊断咨询、软件部署、硬件部署等服务,实现集约式数字化转型。例如,广东通过“行业平台+工业互联网园区+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集团军作战,推动汽车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开展装备智能化改造,实现自动化率超过95%。

产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互联网平台企业发挥技术和生态双重优势,帮助中小企业纵向连接人、设备、数字应用,横向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大中小型企业,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例如,互联网龙头企业腾讯通过企业微信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数字化转型应用,提升生态协作效率。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基于真实经营管理数据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利用订单、库存、应收款项等数据盘活商业信用,解决资金适配问题,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例如,浪潮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炼化行业流动资产的特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数据,研发供应链金融产品,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利率降低2%~5%。低代码服务商聚焦中小企业需求个性化强、定制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的痛点,以重点场景为切入点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开展人才培训以实现持续赋能。例如,应用轻流无代码平台自主搭建数字化系统,可缓解数据同步痛点,提高跨部门协作能力。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要素保障不足的挑战

资金资源有限,转型投入存顾虑

受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需要优先解决生存问题。首先,中小企业利润微薄,规上中小企业利润约为6%,中尾部中小企业盈利能力更弱,自有资金留存少;其次,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动力与能力不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受限、成本较高,外部资金筹集难度大;最后,数字化转型周期长、见效慢,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较高的试错成本以及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投入存在顾虑。

市场供给有限,技术普惠待深化

整体来看,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产品服务不论是供给还是应用都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从产业供给来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对于中小企业需求把握不准,产品针对性弱;涉及核心业务环节改造的数字应用尚未铺开,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质性影响有待深化。从技术应用看,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产品服务认知和应用水平仍相对较低。工业互联网平台、低代码、订阅式服务好评度约为80%,但不到四成的中小企业应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约两成中小企业应用了低代码服务和订阅式服务。

数据应用有限,要素潜能待激发

中小企业数据基础较薄弱、价值释放不充分、共享流动不畅通。从基础看,数据显示,79%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初步探索阶段,数字化设备连接率、信息系统覆盖率以及设备联网率均具有较高提升空间。从价值看,中小企业在生产排程、质量控制、工艺优化等某一具体场景转型成效积极,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赋能闭环尚未形成,数据驱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成效尚不显著。从安全看,中小企业担心生产经营数据、生产工艺数据、研发设计数据等泄露,导致企业经营发展受影响。

数字人才有限,转型能力待构建

调研数据显示,缺乏数字化转型相关人才是制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的首要挑战。一是数字人才市场供给少。数据显示,我国数字人才缺口约在2500万~3000万左右,整体呈现“新兴行业多、传统产业少”“大型企业多、中小企业少”的特点。二是中小企业数字人才基础偏弱。中小企业人才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相对欠缺,数字化培训频次相对较少,16.20%的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开展数字化培训。三是中小企业数字人才吸引力不强。受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薪资待遇偏低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吸引高水平数字人才难度大。

生态赋能有限,典型模式待推广

整体来看,中小企业依托园区/产业集群开展数字化转型模式仍处于较为初期阶段,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数字鸿沟”问题仍较为突出。从技术应用看,数据显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数字化系统普及率方面仍存在阶梯性差距。从转型成效看,大型企业在提质、增效、降本、降耗、绿色和安全发展等方面成效自评估水平均在7.375(满分为10.000)及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自评估水平低于大型企业,整体处于6.486~6.850区间。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展望

展望未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重点解决技术经济性问题,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普惠作用;重点培养面向中小企业的“小快轻准”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进一步优化数字应用供给水平;重点推广多方协同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机制,进一步凝聚转型工作合力。

破解技术经济性难题是加速中小企业转型进程的关键。与广大市场主体一样,中小企业也是先求生存、再求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价值创造。叠加规模有限、能力局限、资源单薄、韧性不足等特点,中小企业对于技术经济性考量更高,对技术投资成本更为敏感,对转型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承受能力相对更弱。中小企业需采取系列措施解决技术经济性问题,其中包括:提出有价值、“能求解”的问题,找准转型场景、辨别具体需求并创造实际价值;应用更加“接地气”的技术而不是盲目追求“高精尖”;充分应用转型咨询、资源对接等公共服务降低“认知差”,以争取政府补贴资金等方式降低转型成本。

“小快轻准”将成为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的主流形态。关于小型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相对具体和碎片化,要求产品服务拥有更小的颗粒度和更高的灵活性。关于快速化,中小企业愿意承担的数字化转型时间成本相对较低,对于应用部署简单快速和成效“立竿见影”的要求较高。关于轻量化,中小企业不宜采用建机房、建团队等“重资产”模式开展数字化转型,更适合应用云化软件和订阅式服务等方式降低转型门槛。关于精准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多元化而且个性化强,对于产品服务能够针对性解决痛点的要求更高。

多方协同是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的有效推进机制。中小企业“单枪匹马”推动数字化转型难度大,需要解决好中小企业自身资源能力不足的痛点,处理好产品供给与应用需求的匹配关系,发挥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积极作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公共服务机构和各级地方主管部门等多方主体协同推进。大型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链式”转型,以及依托产业集群和园区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集约式、规模化提升中小企业整体数字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亟需从政策、供给、应用和生态4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摆在突出位置,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持续优化和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2年版)》,加速中小企业科学高效转型。引导地方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供需对接、人才培养、融资支持等系列配套政策举措,提升政策支持的普惠性。

二是培育壮大产业供给。鼓励互联网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供给方主体,发挥各自在基础设施、行业积累、数字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培育面向中小企业的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产品,持续丰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具箱”。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分级评价,推动供给质量不断提升。

三是持续深化数字赋能。引导中小企业按照“评估、规划、实践、优化”的闭环逻辑开展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园区、进集群,强化供需精准对接,推广“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上云、上平台支持模式。持续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推动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实现“试成一批、带起一片”。

四是构建链式转型生态。推广“大型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模式,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协同转型。鼓励大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链式”转型,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提升。以园区/集群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发展订单共享、设备共享、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推动园区/集群内中小企业批量升级。

 

本文来源:《通信世界》2023年6月25日 第12期